在日常薪酬管理工作中,企業有時會遇到需要一次性補發員工好幾個月工資的情況。這種補發工資的行為,在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上,涉及多個層面的規定和考量。本文將詳細解析一次性補發員工多月工資時,如何合規、合理地進行個稅計算。
一般規定下的個稅計算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的相關規定,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同時,該辦法第六條明確指出,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扣繳申報。這是個稅計算的基本法律依據,也是我們后續討論的前提。
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個人所得稅是在向員工支付工資、薪金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按照累計預扣預繳法申報個稅。
累計預扣法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收入額減除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計算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再減除累計減免稅額和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其余額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
對于一次性補發工資的情況,如果補發的是當年工資,且補發行為并未跨年,那么按照累計預扣法,補發工資并不會影響整體的個稅計算結果。
企業只需在補發工資的次月十五日內,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并申報個稅即可。
特殊情況:跨年補發工資的個稅爭議
然而,當補發工資的行為跨年時,個稅的計算就變得復雜起來。
此時,如果仍然按照一般規定處理,即一次性補發工資并計入補發當月的收入額計算個稅,可能會導致員工因一次性收入較高而承擔較重的個稅負擔。這一問題在實踐中引發了較大的爭議。
對于跨年補發工資的個稅計算,不同地區的稅務局給出了不同的答復。
江蘇、大連等地的稅務局傾向于按照一般規定處理,即一次性補發工資并計入補發當月的收入額計算個稅。
而廈門稅務局則答復稱,可以按照更正之前所屬期的申報處理,即允許企業將補發的工資分攤到其應取得的所屬期間內計算個稅。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典型案例,看看法院如何處理跨年補發工資的個稅爭議:
納稅人多年度個人所得因用人單位原因被一次性支付應納入不同納稅年度分別計稅--原告蔡某訴被告某稅務分局、某稅務局征繳稅款及行政復議案
基本案情
蔡某原為某公司銷售總監,因與該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于2019年訴至法院。法院生效判決認定:某公司應支付蔡某賠償金66000元、2019年1月和2月的未發工資8639.74元(稅后)、年終績效考核工資87600元、提成869121.05元(稅前)。后某公司告知蔡某擬根據其收入和稅法規定一次性為其代扣繳個人所得稅327692.37元。察某認為某公司在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時錯誤將三年所得計算為一年所得進行了納稅申報,造成多繳了稅款,向某稅務分局請求依法退還多繳的稅款及相應利息。某稅務分局認為,某公司為蔡某在其單位產生的薪金、報酬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并無不當,且未產生多繳稅款。蔡某對此復不服,向某稅務局提起行政復議,某稅務局作出維持的行政復議決定。蔡某不服,訴至江陰法院。
江陰法院經審理認為,因某公司的原因導致察某的多年度個人所得被一次性支付,察某通過訴訟方式取得上述收入后,由蔡某承擔一次性計稅產生的多繳納的稅款損失不具有合理性。蔡某提出退還多繳稅款申請后,某稅務分局對蔡某的應納稅金額未盡到查實義務,僅憑某公司代扣代繳的時點符合法律規定便認為蔡某的應納稅金額也符合法律規定。屬于認定事實不清,依據不足。蔡某要求撤銷某稅務分局所作案涉復及某稅務局所作案涉復議決定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最終某稅務分局重新核算,退還蔡某稅款47483.85元。
在跨年補發工資個稅計算的爭議中,江陰法院發布的一個個人所得稅典型案例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該案涉及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過程中納稅人與稅務機關就應納稅金額產生的糾紛。因用人單位的原因拖欠支付個人所得,導致納稅人多年度收入被一次性支付并計稅。
對此,法院在審理過程中進一步厘清了稅務機關的法定職責,并指明了在行政權力與納稅人權利、效率與公平等價值博弈中應如何予以權衡和選擇。
法院認為,稅務機關應切實履行稅收征管查實義務,根據相關材料核實納稅人的應稅所得本應所屬的計稅月份或年度,再將其實際個人所得歸入應屬的納稅年度,最終計算出納稅人本應承擔的實際納稅金額。
這一做法既符合《個人所得稅法》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為基數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原則,也符合《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對納稅期限等規定。
同時,納稅人承擔的個人所得稅稅率也更為合理,既保障了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也未損害國家的稅收收入,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跨年補發工資個稅計算的合理路徑
首先,企業應盡可能避免跨年補發工資的情況,確保薪酬發放的及時性和規范性。若因特殊原因確需跨年補發工資,企業應積極與稅務機關溝通,明確個稅計算的依據和方式。
其次,在個稅計算上,企業應遵循稅務機關的指導意見,按照稅法規定進行申報和繳納。若稅務機關允許將補發工資分攤到其應取得的所屬期間內計算個稅,企業應按照這一原則進行操作。若稅務機關要求按照一般規定處理,企業也應依法依規進行申報和繳納。
最后,在個稅申報過程中,企業應注重留存相關證據和資料,如補發工資的書面說明、會計憑證、稅務機關的指導意見等。這些證據和資料將有助于企業在后續可能發生的稅務爭議中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一次性補發員工多月工資的個稅計算問題涉及多個層面的規定和考量。企業應依法依規進行個稅申報和繳納,同時積極與稅務機關溝通,明確個稅計算的依據和方式。在個稅計算過程中,企業應注重留存相關證據和資料,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相關閱讀:光靠HR,是做不好人才盤點的
作者:中國勞動關系網 |
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 |
時間: 2025-05-22 16: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