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位置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勞動關系網 >公積金

行業新聞
公積金新聞

珠海樓市新政:最高補3萬,公積金貸款額度調整至130萬!

  珠海市出臺一系列購房新政

  購房補貼:對參與住房以舊換新的居民,按照新購住房網簽價格的1%給予購房專項補貼,單套住房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3萬元。

  公積金貸款額度提升:雙繳存職工家庭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最高額度從100萬元大幅調整至130萬元。

  房票安置政策:政府主導的城中村改造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項目先行試點房票安置,推動項目通過購買存量商品房落實房屋安置工作。

  義務教育入學便利:外來人員購買新建商品住宅的,其子女可憑該住宅的預告登記證明或有效購房憑證材料,申請入讀義務教育學校。

  其他措施:還包括加強用地管理、提升住房建設品質、支持住房消費、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強化要素保障等多方面內容。

  具體政策內容

  加強用地管理: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妥善處置閑置存量土地。

  提升住房建設品質:支持新型住宅產品建設,強化住宅產品質量管控,鼓勵豐富居住空間形式,鼓勵住宅用地配套設施建設。

  支持住房消費:鼓勵住房“以舊換新”,支持新來珠青年人才在珠置業,優化公積金貸款政策。

  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出臺房票安置政策,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探索既有商業辦公建筑用途合理轉換。

  強化要素保障:便利義務教育入學,調整開竣工違約金標準,推行“拿地即開工,交房即發證”。

  政策背景與目標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珠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珠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珠海市自然資源局 珠海市財政局 國家稅務總局珠海市稅務局 珠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印發《關于珠海市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珠建〔2025〕83號)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住房的新期待,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我市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現將《關于珠海市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特此通知。

  珠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珠海市自然資源局

  珠海市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珠海市稅務局

  珠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2025年5月6日

關于珠海市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珠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加強用地管理

  (一)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結合片區人口規模、庫存規模及住房消費需求,精準有序供地。(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二)妥善處置閑置存量土地。積極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探索制定政府以應付票據形式收回存量土地的政策。土地收回收購后,采取重新劃定宗地范圍、調整規劃條件、合理確定出讓底價等措施,重新供應。鼓勵原土地使用權人參與我市新出讓土地的招拍掛活動。〔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各區政府(管委會)〕

  二、提升住房建設品質

  (三)支持新型住宅產品建設。持續推進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產業化新型住宅建設,不斷完善“好房子”技術標準,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積極打造“好房子”樣板,推動商品住宅高質量供給。(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

  (四)強化住宅產品質量管控。建立健全適應新型住宅建設要求的工程質量管理制度,推動數字化技術在設計、施工、運維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應用,加強質量通病治理,強化智能家居系統質量管控,嚴格驗收管理,切實提升住宅工程建設品質。(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五)鼓勵豐富居住空間形式。為豐富居住空間形式,滿足居民寬敞明亮居住需求,探索在特定的新出讓用地上,允許建筑面積144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在起居室(廳)設置一處透空空間,其透空部分不大于兩層層高、水平投影面積不超過住宅套內(除陽臺外)建筑面積的25%且不大于50平方米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容積率,超出部分按2倍計算容積率。結合“低空經濟”“云上智城”應用場景,合理設置外挑式空間,其建筑面積不計算容積率。(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六)鼓勵住宅用地配套設施建設。新出讓商品住宅用地規劃條件中約定建成后需移交政府的幼兒園、社區用房、養老托育服務設施、公共廁所、郵政快遞服務用房等配套設施,建筑面積不計算容積率。(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七)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新增謀劃一批資金平衡方案、補償安置方案成熟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推動專項借款支持項目加速改造,穩妥實施“政府主導、凈地出讓”新模式改造。對實施區域統籌和成片開發涉及的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等零星低效用地按規定進行置換,優化空間布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珠海市稅務局、各區政府(管委會)〕

  三、支持住房消費

  (八)鼓勵住房“以舊換新”。對參與住房“以舊換新”的居民,按照新購住房網簽價格的1%給予購房專項補貼,單套住房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3萬元,補貼政策有效期一年。開展住房“以舊換新”統一平臺建設,同步關聯政府線上審批流程,實現業務交易手續線上“一站式”辦理。大力推行“帶押過戶”業務跨行辦理。對出售珠海市自有住房后一年內在珠海市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按國家政策規定退還其出售自有住房時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財政局、市政務和數據局、珠海市稅務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珠海金融監管分局、各區政府(管委會)〕

  (九)支持新來珠青年人才在珠置業。落實“一免兩減”新來珠青年人才住房政策,首年免收租金,次年按租金標準的30%收取租金,第三年按租金標準的50%收取租金;支持青年人才連續租賃人才住房滿一定年限后,可以申請購買配售型保障房。具體實施細則另行制定。〔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區政府(管委會)〕

  (十)優化公積金貸款政策。符合公積金貸款資格的,單、雙繳存職工家庭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最高額度分別由60萬元調整為80萬元、由100萬元調整為130萬元。購買首套及第二套自住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低首付比例為20%。其中,購買保障性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低首付比例為15%。貸款期限最長可以計算到借款人退休年齡后5年,且不得超過68歲。(責任單位: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四、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

  (十一)出臺房票安置政策。政府主導的城中村改造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項目先行試點房票安置,在項目經濟平衡不打破的前提下,推動項目通過購買存量商品房落實房屋安置工作。鼓勵各區結合試點項目探索按照“集中定需、分批購買”的方式組織被拆遷人購買存量商品房作為安置房,縮短被拆遷人安置期限。〔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財政局、珠海市稅務局、各區政府(管委會)〕

  (十二)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和雙方自愿原則,在全市范圍內有序開展已建成未出售存量商品房的收購工作。對符合保障性住房政策且后續納入保障性住房管理的,支持按規定使用專項債等政策工具,并依法享受相關稅費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珠海市稅務局、各區政府(管委會)〕

  (十三)探索既有商業辦公建筑用途合理轉換。在符合建筑安全、環境、消防、功能協調、不影響相鄰關系等前提下,探索允許既有商業辦公建筑之間用途相互轉換或轉換為文化、教育、體育、醫療、養老、幼托、酒店等用途。〔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各區政府(管委會)〕

  五、強化要素保障

  (十四)便利義務教育入學。外來人員購買新建商品住宅的,其子女可憑該住宅的預告登記證明或有效購房憑證材料(購房合同、發票等),在承諾按照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辦理不動產權證后,在入學報名期間可向商品住宅所在轄區教育行政部門申請入讀義務教育學校,所在轄區教育行政部門按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統籌安排入學。〔責任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教育局〕

  (十五)調整開竣工違約金標準。開竣工違約金標準由每日千分之一調減為每日萬分之一點六,新出讓用地執行新標準;本措施施行前已出讓的用地采用分段計收方式,即本措施施行前的歷史違約期執行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的標準,本措施施行后的新增違約期執行新標準。地塊同時涉及須計收開竣工違約金的,計收開工違約金后,竣工違約金計收天數扣減開工違約金計收天數。〔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各區政府(管委會)〕

  (十六)推行“拿地即開工,交房即發證”。推動“拿地即開工”,通過實行“帶方案”出讓土地、“預審查”等措施,為企業節約時間成本,加快項目開工建設。推行“交房即發證”,不動產登記機構提前謀劃、主動介入、跟進服務,實現房地產項目收樓、繳稅、登記三個環節的一次性辦理。(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珠海市稅務局)

  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本措施內容與我市已出臺文件、政策等不一致的,以本措施為準,自然資源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應及時啟動相關文件、政策的修改、廢止工作。國家和省出臺相關支持政策的,按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相關閱讀:貴陽:關于支持民營經濟減負降本的通知


作者:中國勞動關系網 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 時間: 2025-05-07 16:55

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凡本網的所有原創作品,包括標有“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中國勞動關系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您因版權等問題需與本網聯絡,請在15日內聯系junbo@hr668.com.